■本报记者黄君 连蒙
近日,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联合海口经济学院德行智华会计学院团委来到海口琼崖纵队红军小学,开展“沉浸式”普法教育宣传活动。
校园普法形式多样
“如果你们是电影里的主人公,被别人威胁,要你帮他写作业,不写就打你,你们会怎么办?”课堂一开始,志愿者讲师向阳姐姐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形式以及遭遇校园欺凌应当怎么做,用电影故事情节告诉学生们在遭遇欺凌时如何加强自我防范与应对,让学生们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为让学生能在普法宣传活动中有效学习,民警、志愿者还在操场上开展警情模拟演练、擒拿格斗表演、心灵集市等主题活动。通过互动游戏,向学生们生动形象地普及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校园禁毒、反电信网络诈骗等校园法治教育知识。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还沉浸在其中。六年级(四)班的学生小湖说:“课件里面,一开头的电影片段让我觉得很不舒服,那个女生被学校很多人欺负,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来保护同学。”
五年级(二)班的学生阿恒说,老师们讲解了校园暴力的危害,他学到了很多,以后遇到校园暴力会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保护好自己。
“为使未成年人在教育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我们重视互动普法,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从灌输教育向情感体验转移,逐步形成法治认识。”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云龙派出所所长唐信表示。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如何打通“护苗”“最后一公里”,有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探索未成年人的帮扶和管教工作,这是民警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你们老师和我说你最近表现不错呀。”在活动结束后,唐信针对校园内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西西(化名)进行心理疏导。
“最近突然觉得好像学习也没有那么困难了。”听到西西的正向反馈,唐信松了一口气。
西西是留守儿童,性格有些孤僻。“在每次进校园进行普法活动时,我们都会重点关注需要帮助和开导的学生,西西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差,但因为性格等问题,一度有些厌学情绪。”唐信说,开始的西西,不愿意和他敞开心扉交流。后来每次进校园时,自己都会找她聊天。西西逐渐找回了自信,开始与周围人沟通,成绩也慢慢变好了。
“叔叔,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我想我这次肯定会有进步。”临走时,西西和唐信说。
“在办案时,我遇到过许多有不良行为的少年,最小的才10岁出头。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各种各样,因此,我深刻明白‘护苗’工作的重要性。”唐信表示,自己要做的就是在“苗”还没有长“歪”时,对他们进行道德法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下一步,海口琼山警方将持续开展多样化的法治宣传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与各有关职能部门持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各项举措,继续推进普法工作常态化,为创建法治校园、安全校园营造良好氛围。”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副局长蒋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