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连蒙
“以后我会踏踏实实过日子。”9月15日,刚刚结束社区矫正的小周心情有些激动,“原先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司法所民警从来没放弃我,我很感谢他们。”
小周和小林、小李有着相似的经历。海口琼山区司法局三门坡司法所接收3名未成年社矫对象后,司法所所长张诗奇和同事4年来一直帮助他们重回正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守法意识。
如今小周、小林已经顺利解除社区矫正,小李还有几个月也将解矫。
民警心理辅导
他逐渐打开心扉
近日,记者随张诗奇回访了已经解除社区矫正的小周。小周已经和父亲差不多高了,顶着烈日帮父亲打理荔枝园,精气神十足,这和几年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几年前的一次斗殴,由于小周骑车送人去打架,成了“帮凶”,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忘不了初次见小周的场景,是被父亲提溜着来的。他家是单亲家庭,十几岁的少年,50多岁的父亲。”张诗奇摇摇头,小周小小的个头,干瘦干瘦的,自卑腼腆,民警问一句,他嘟囔着答几个字。
对于张诗奇来说,如何让眼前这个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是他需要琢磨的事。
第一次谈心,张诗奇等人就吃了闭门羹。
“他拿个手机往那里一躺,被父亲拎起来后,也不认真听我们说话。”张诗奇告诉记者,从小周的日常行为举止可以看出他不爱表达自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
除了日常的矫正工作,在经过为期半年民警不定期心理辅导后,小周逐渐打开心扉。
小周告诉张诗奇,家里一直冷冷清清,除了父亲,他感觉都没人关心自己。但民警就像家里人一样关心自己,让他很感动。小周不仅变得开朗起来,还坚持完成学业。
小周成年后,张诗奇带着小周前往就业驿站,找到一份糕点师的工作。一天天充实的生活让小周越来越积极,越来越热爱生活。
小周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他工作稳定,也成家了。他对记者说:“我这辈子忘不了推了我一把的民警们。”
面对关心关怀
他脸上有了笑容
除了心理辅导与谈话,三门坡司法所也很重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亲情帮扶。
该起斗殴事件的另一名参与者小林曾经也是一名社矫对象,和小周一同入矫。
小林的父亲称,儿子不爱说话不爱出门,有时会莫名其妙摔东西发脾气,但是让他去干农活他也会去。
了解到小林的情况后,张诗奇在做好谈话工作同时,注重和小林家人以及学校的沟通,大家都很关怀这个陷入迷茫期的孩子。久而久之,小林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怀,逐渐从自己的围城中走出来。
“他性格好太多了,不仅脸上有了笑容,还主动提出照顾妹妹帮我减轻压力。”小林的父亲眼含热泪地说。
得知小林打算以后帮父亲打理槟榔树,张诗奇鼓励小林先完成学业,以后会帮忙联系培训机构,让小林学习科学的种植技术。
解除社区矫正的那天,小林哭出声:“谢谢所长叔叔,让我觉得我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我再也不跟那些坏孩子玩了,我要好好工作,孝顺老爸。”
聆听社矫故事
他学会感恩家人
在得知小林、小周解除社区矫正后,另一名社矫对象小李打心里替他们高兴。
“我是因为社区矫正才认识他们的,看着他们一个个过得很好,我也很开心。”小李的语气温柔又积极。(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