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全省通认暂行办法出台

5项便民措施让群众少跑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连蒙)省司法厅近日印发《海南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全省通认暂行办法》,推出5项法律援助便民措施,直接惠及20余万法律援助对象,为群众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多跑路。

  据了解,5项法律援助便民措施为全省通认、全程通认、全省通审、调查确认、网上确认。具体来说,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在审查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时,对申请人提交的同城或异地经济困难证明“均可受理”,实现市县之间的经济困难证明互认,解决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多头跑”和“往返跑”的问题。

  在仲裁和诉讼阶段,法律援助机构对同一申请人同一事项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审查时,应当认可前一阶段申请人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实现“一张证明管全程”,解决群众在仲裁和诉讼阶段申请法律援助重复提交经济困难证明的问题。法律援助机构对不属于本机构受理的法律援助申请,可以对申请人提交的法律援助经济状况进行初审,并指导申请人带齐相关材料和证件到有受理管辖权限的法律援助机构进行申请,或者指导和帮助申请人通过海南法律服务网进行网上申请,实现申请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和“网上办”,解决群众向异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难的问题。

  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但因案件对方是为其出具经济困难证明的单位,而未能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受理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对申请人经济状况进行调查确认,并作出书面说明,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多件事”,解决群众出具经济困难证明难的问题。依托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会同省民政厅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对象人员和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未成年人、正在接受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等身份信息共享机制,法律援助机构对上述身份的申请人在网上直接确认,无须申请人提交书面身份证明,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群众办事更便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海南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全省通认暂行办法出台~~~
五指山法院要求严格落实问责条例~~~
白沙法院开展网络安全培训~~~
临高法院两天调解两宗不当得利案~~~
~~~海口琼山法院法警护送其抵家暖民心
琼海法院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积案~~~
~~~乐东法院化解一起130多万元合同纠纷
~~~
三亚城郊检察院全面推进企业合规改革~~~
省检一分院联合海口琼山检察院到海口市场监管局调研~~~
五指山法院推进“告官见官”工作常态化~~~
海口表彰一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
海口秀英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专题
   第003版:政能量
   第004版:身边案
   第005版:一线
   第006版:港湾
   第007版:广告
   第008版:专题
5项便民措施让群众少跑腿
强化思想素质锤炼
筑牢信息安全“防护墙”
调解先行促和 当庭履行事了
当事人体弱腿脚不便
法官5次电话劝导
“云”法庭千里促和解
当事人在家就能坐等退费
多举措部署落实
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措施
督促一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
秀英检察院1集体和2干警获表彰
履行法律监督职责